欢迎访问兰州科技职业学院网站
咨询电话:0931-5321043/5322554/5322247

教育热点

当前位置:教育热点 >

高招制度的一个改革点告诉我们:未来急需的人才是“这样”

作者:lanke时间:2020-07-15 08:23:31点击:16821

“强基计划”:夯实中国发展的人才根基

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防疫之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强基计划方案陆续发布,令人为之一振。“强基计划”破土而出,恰似一场及时雨,必将对基础学科研究领域及高精尖人才的选拔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强基计划的重要意义:为国选才育才

推出强基计划,是切合中国发展实际,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清晰地描绘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两个一百年”中的第一个百年即将到来,在奔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路上,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外部压力,各种黑天鹅或者灰犀牛事件给我们带来很多难以预料的影响,甚至正在产生不利影响。在有些领域,我们受到国外原创性技术的制约,高新技术发展还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我们缺少研究基础学科的高精尖人才,从长远来讲制约着国家的整体发展。

强基计划就是要补短板,抓急需,降危险。有人说强基计划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如果现在我们还不着力培养基础学科的高端人才,那么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路上,我们遇到的危机可能比今天更加严重。强基计划写得很清楚,要在那些原创性、“卡脖子”的关键领域招收和培养人才。我们现在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从原始创新的人才培养抓起,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为时未晚。

只有成片的森林才能改变气候。中国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有世界竞争力的人才,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综合考虑高考体制、教育公平及特殊人才选拔机制、社会大众的接受度等因素,首批选了36所高校参加试点,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施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的“基”,我想应该至少有这样三个含义。

首先,指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基。中国之“基”的核心是国家的综合国力。能够在多少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是国家竞争力的根基所在。而现在我们的一些科技成果、应用成果,是踩在人家的基础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应用层面做文章,根基不稳。强基计划就是要夯实中国科技发展的根基,特别是冲破西方技术封锁线,掌握核心技术。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基还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强基计划直接提到培养“古文字学”方面的人才,其实就是在强调中国文脉的传承,强调文理融合对于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我们要在发展的同时,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好中国之基。

其次,指的是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之基。基础学科看起来不能直接应用,但它是比工程类、技术类学科更基础、更原始的东西。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是本质性、原理性、规律性的东西,揭示一些别人揭示不了、解释不了的现象,发现一些别人未曾发现的规律。基础学科是许多高科技领域研究和发展的基石,许多高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都是基础学科研究领域创新成果的直接应用。

基础学科是最容易出原创性、原理性成果的,但是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持之以恒的研究积淀。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快,大众注意力集中在工程类、技术类等出成果相对比较快的领域,而需要多年研究才有可能出成果的基础学科领域的研究相对而言受关注程度不高。科研评价体系也往往更注重成果的数量,“急功近利”的倾向导致现在基础研究的水平较低。另外,在一些学科领域也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分,我们同样存在重视应用研究、重视研究成果转化利用而轻视基础研究的问题,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往往更多投身到了应用研究和开发方面。

再次,这个“基”还指基础研究人才之基。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强基计划就是要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人才,经过若干年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承担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满足基础研究需要的重任。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撑起基础研究的“蓝天”,才能使我国的基础研究始终走在发达国家前列。基础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寄希望于这批学生在研究生毕业时就研究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果,那么我们将又陷入了一个急功近利的怪圈。有一句话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对于被选入“强基计划”的人,要用心培养,坚持数年必有成果,不要指望这个计划结束之后马上会出现一批领军人才,其成效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强基计划”应该带来持续的力量,而不是短暂的昙花一现。“强基计划”主要是为这些未来的人才苗子奠定一个深厚广博的发展基础。

综合来看,强基计划是中国处在特殊的发展时期、结合国情制定的一个贯穿招生和培养全过程的整体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强基计划的最大优势:招生和培养紧密结合

强基计划第一次将招生与培养两个环节贯通,使人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一条清晰的路径。以前的自主招生,对招进来的学生与其他学生采用相同的培养方式。而强基计划不仅重视招生环节,更重视培养环节,首次把这两个环节贯通起来,让通过强基计划进入高校的学生不仅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他们是朝着做基础研究来的,就要让他们看到前沿,对前沿充满渴望、充满激情,然后再用一生的精力冲到最前头,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跑者。

强基计划在招生环节除了参考高考成绩之外,还引入了15%的多维度评价,并且采用“破格”录取的办法,给那些偏才、怪才、能才脱颖而出的机会。这15%的多维度评价和“破格”录取的招生办法,能让高中学校逐渐调整自己的学生培养模式。人无完人,用人要用其所长,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应该给偏才怪才提供成长空间。我认识的多位院士就没有上过中学,直接考上研究生,而且考的分数很高。这种人才不是我们传统的评价选拔体系能够选出来的,我们应该关注这些人才。这次的强基计划特别强调“多维度评价”,给高校15%的自主权,就是希望能把有特殊才能的人才选拔出来。强基计划才刚刚出台,它对基础教育的影响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它展现出的招生选拔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的变化,将对未来基础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强基计划选拔的苗子的成长。

强基计划重视在培养环节发挥各高校的能动性,采用“一校一策”的机制。参与强基计划的各学校,都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各尽所能,各显神通,力求把选拔出来的学生培养好。以清华的“五大书院”为例,就是希望加强通识教育,让学生在某一宽泛的领域进行探索。“五大书院”是要引导学生去做这种基础性研究。

强基计划重在落地:执行中的几点建议

强基计划蓝图已经绘就,国家有关部门和参与高校一定要做好施工图。针对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评价改革不要“穿新鞋走老路”。首先,要科学理解和把握多维度评价的内涵。多维度评价绝不是多考几门课,多考几门课依然是应试套路,充其量体现的也只是“知识”一个维度。不要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处理,而是要真正变成对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其次,要避免把“破格”等同于学科竞赛和其他社会上的评奖。“破格”的制度设计增加了在某方面有特殊天赋的孩子入选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把破格的资格与几大学科竞赛挂钩,就有很大的局限性,特殊人才是不是仅限于这几种类型?这几种类型的人才的能力是否只能通过竞赛才能体现出来?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二是在培养环节要夯实基础,避免急功近利。强基计划提出小班化、导师制、贯通式的培养方式,但笔者认为,对这种特殊人才的培养要更加个性化,力争做到“一人一策”,一群师傅教出来一个高水平人才。除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建议加强学生品德、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有服务于国家大战略的志向、境界和责任感、使命感。我们常说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红”在“专”前面。这种使命感是内在动力之源,把这个发动机发动之后,就会有无穷的动力,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我们希望新一代年轻人具有研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那样的奉献精神,在新时代担负起“强基”的使命,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什么才是真正的奉献精神。

在培养上,还是要强调宽口径,不要过早分专业局限在某个狭窄的领域,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理念来培养。学生入校后先接受通识教育,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后找到自己最有天赋、最能发挥潜能的方向。这样才能培养交叉融合型的人才,强基计划人才培养要有大融合观,不仅要相近的学科交叉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也应该交叉融合。

实施强基计划,教师要改变原来带大学生、硕士生的模式,变成指导者、帮助者、激发者。“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水平不一定要超过学生,关键是要为这些学生提供适于成长的氛围、环境和支持条件,怎么样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培养出远远超越自己的人才,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课题。

三是要做好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整体设计,不断总结改进。强基计划推行几年后,应进行认真总结,特别是要好好总结招生环节的“多维度评价”和“破格”录取方面的创新探索、成功做法,梳理培养环节遇到的问题;应该对各高校的“一校一策”进行评价,加强对评价环节、培养环节的监督和指导,避免高校走入误区。

强基计划的任务不仅是选才,还要引导高中的培养方式变革,多元评价、多维度评价,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中学阶段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且还要个性特长突出。作为一个人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要承上启下,“承上”就是能够选对苗子,培养出高水平人才;“启下”就是要正确引导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对中学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改变当前基础教育人才选拔评价中的一些顽瘴痼疾。如果高校热热闹闹,中学风平浪静,那么强基计划的使命完成得就不够彻底。

强基计划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可能需要坚持3年、6年甚至12年。这批学生要培养好并在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在制度设计上进行考虑。这批人将来走向社会,在国家层面要用什么样的机制和平台来支撑他们的发展,给他们一个安定、宽松、可以进行基础研究的环境,让他们成为各领域的拔尖人才?如何引导他们到国家需要的关键领域发挥才干?强完“基”之后,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措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一个比喻,高中阶段是育苗,强基计划是育才,走向社会的是栋梁之材。这些培养动作不连贯的话,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作者王殿军,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来源:《人民教育》杂志  作者:王殿军